ZMonster's Blog 巧者劳而智者忧,无能者无所求,饱食而遨游,泛若不系之舟

个人知识管理系统(一): 概述


浏览器上堆满了书签、收藏的网址,知乎和微博的 feed 流奔涌从无休止,摘抄本里这一页还是宋时买房的趣事、下一页就堆满了产品经理必知必会的几大模型。微信公众号里有好多有深度的文章,知乎里学到了好多知识,简书上以文会友真让人羡慕,豆瓣读书上有人在某本书下坚持不懈地记着笔记 —— 「P81 如果我们想增强自控力……」…… 我还能数出好多非常棒的阅读应用,「单读」、「Mono」、「豌豆荚·一览」、「豆瓣·一刻」、「好奇心日报」、「ONE」、「界面」……

我曾沉溺其中,你们呢?

浏览器上千来个书签,有多少是当时觉得很有价值而收藏下来,此后再也没有打开过的呢?手机上安装的一堆阅读应用,上次打开时是什么时候呢?看到公众号更新的小红点、feed 流里「有 xx 条新动态」,是不是忍不住去看看发生了什么?

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,我们的注意力时时刻刻被卷入信息流中,有人乐在其中,有人干净利落地脱离。我呢,稍微有点贪心,我不想彻底地离开信息的洪流,但又想在其中保持足够的理智 —— 当然了,这是我希望的方式,但并非我追求的结果,关乎选择,没有对错。

我所追求的,是「知识」,而非信息。信息,只是一段接受到的有价值或无价值的数据;知识,是「我」对这个世界的认识,是外界信息在我身上的内化。信息引发我的思考、行动,知识决定我思考、行动的方式和方向。

首先,要对信息有所取舍,将那些无休止地耗费注意力、但对于个人心智成长毫无意义的内容从视野中彻底剔除。得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后,要从中提炼出知识碎屑,将这些零散的知识梳理、系统化,这些知识就成了自己的东西。

pkm_overview.png

为了这个目的,我一直尝试建立一套高效的流程,即标题所谓「个人知识管理(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)」,当然,专业的知识管理定义和我的表述未必相符,知识管理和信息管理之间的区别,我也不是很明了,姑且这么用着。

我对这套 PKM 流程/系统有以下期待:

  1. 有足够的信息来源,但这些信息来源能集中汇总到一处
  2. 信息的筛选和过滤由我自己来进行,我不需要推荐,不需要「智能处理」
  3. 尽量少的干扰,尽量与社交行为隔绝
  4. 从信息中提炼的知识能集中汇总到一处
  5. 梳理、系统化的过程能使用我最舒服的编辑环境

对于第一点,其实信息来源一直是很多的,但是这些信息来源有很多种类型,关注的博客、知乎专栏、微信公众号、阅读 App 等,每个我都需要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接收,在不同的环境之间切换将导致效率的极大损耗,这是我不能忍受的,我希望我只在一个环境中接收信息。

对于第二点,我不信赖大多数的推荐功能,加之我对业界的推荐算法有所了解,我知道这些推荐算法是无法满足我的需求的,至于「人工智能」,有多少「智能」就有多少人工,我觉得某些方面还是我自己聪明一点。从另外的角度来讲,自己控制自己的信息源也是很重要的,这能保证自己得到的不是别人刻意筛选过的结果,保证自己接收到的不是片面的信息。

对于第三点,我认为阅读是一件需要沉浸其中的事情,即使是「碎片化阅读」,也要保证当我开始阅读的时候不会被打断,而微信公众号、微博、知乎这种带有社交属性的平台,很难做到这一点。当我阅读时,我只想阅读时;当我打开微信时,我只关心社交和通信 —— 两者应当泾渭分明。

对于第四点,与汇总信息源的动机同理,如果提炼的知识分散在不同的地方,如便签、纸质笔记本、网络上的笔记应用,那么将影响后续梳理、系统化的效率。在这个问题上,已经有了一些比较成熟的方案,比如用 evernote/印象笔记/为知笔记来管理自己的笔记,但对我来说,我最终需要的输出自己生产的系统化的知识,而不是维护一个庞大的可供快速搜索的「知识库」 —— 从这点来说,为知笔记其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,但是它不满足我的第五点需求。

最后一点,我是一个 Emacs 用户,是 org-mode 的重度用户,我的写作行为 —— 博客、笔记、工作日志,都是在 org-mode 中进行的,甚至在浏览器上的很多需要输入的地方,我都通过 Chrome 插件调用 Emacs 来进行编辑。org-mode 天生的大纲式的组织方式让我能很好地梳理思路;内置的 babel 模块能让我不脱离编辑环境就能得到代码片段的结果 —— 本文所有附图就是在同一个文件内使用 babel 对编写的 graphviz dot 代码求值得到的输出;强大的导出功能让我能在 org-mode 里写的 LaTeX 数学表达式在导出成 HTML 的时候以漂亮的形式展现,比如「\(e^{i\pi}+1=0\)」;capture 功能能让我快速地新建笔记、日程、灵感……我是已经无法脱离 org-mode 的,markdown 简陋的功能在我看来就是一个玩具,但即使这样 markdown 也比网上各种编辑环境强太多了。前面也说过为知笔记其实是一个很好的知识管理工具,但是它仍然是基于 markdown 的,虽然有 org-mode 插件但只能在 Windows 下使用 —— 但即使在 Linux 下为知笔记能使用 org-mode 插件,想来也是阉割过的 org-mode,毕竟 org-mode 的语法是一个很庞大的体系,不是谁都有精力去完全支持它,而没有了 babel 和 LaTeX 支持的 org-mode,对我来说无异于废物。这是因为我自身经历而比较特殊的一点。

最后我将我的 PKM 系统设计为如下形式

pkm_design.png

基本的思路是:

  1. 将所有自己关心的信息源 RSS 化,对于完全没有办法 RSS 化的信息源,直接丢弃 —— 而将信息源 RSS 化的理由是,这是目前唯一一个允许我自己管理信息来源的方式,也是和后续许多其他工具进行整合的前提条件
  2. 将信息源的 RSS 收集到一个统一的地方,以便进行后续处理
  3. 汇总信息流后,使用一些工具来对其进行过滤,主要出于两个考虑
    • 即使是优质的信息源,也会有我不关心的内容
    • 不同的信息源之间会出现重复的内容
  4. 对于信息收集器里未被过滤的信息,我会定期阅读、清空,并且从中产生笔记、摘抄,而这些笔记也会被收集到一个统一的地方
  5. 笔记收集起来后,会按照领域、用途梳理好,有些会转换为任务,有些则被系统地整理成特定领域的知识体系

为了实现上述系统,有几个问题要去解决:

  1. 如何取舍信息源,毕竟信息源是如此的多
  2. 如何将信息源 RSS 化,像微信公众号这样的封闭信息是没有提供 RSS 输出的
  3. 如何对信息进行过滤
  4. 除开 RSS 化信息源外,我还有纸质书和 Kindle,从其中产生的笔记该如何和从 RSS 信息源中产生的笔记汇集到一处呢?
  5. 笔记又该如何管理和输出呢

(待续)